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
针对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信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,结合行业现状与政策导向,核心监管要求及影响可归纳如下:
?? 一、严控辅助驾驶宣传,禁止误导性营销
禁用模糊化术语
企业不得在辅助驾驶系统命名或宣传中使用“自动驾驶”“自主驾驶”“高阶智驾”等词汇,禁止暗示系统具备实际未达到的能力(如“解放双手”“零接管”),防止消费者滥用功能。
性能宣传真实性
禁止夸大车辆驾驶性能(如续航里程、越野能力),尤其需避免诱导消费者以不合理高速驾驶。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技术机构对“过度宣传”开展专项认定,并依法整治。
?? 二、强化驾驶员监控与安全兜底机制
实时监测与强制干预
要求车企开发“安全优先”的驾驶员监测系统,当检测到脱手、闭眼或睡眠等失能状态时,必须逐步升级措施:
→ 初级警示:语音警告、方向盘震动;
→ 中级控制:自动限速、靠边停车;
→ 终极处置:禁用辅助驾驶功能。
注:目前仅华为、蔚来实现“自动靠边停车”功能,其他车企需技术跟进。
禁止关闭监测功能
企业不得通过用户操作或系统逻辑主动关闭监测系统,否则将面临缺陷调查。
?? 三、规范OTA升级,堵住“软件补丁”漏洞
备案制管理
未经备案不得推送OTA升级,禁止将未充分测试的版本推送给用户,不得通过OTA隐瞒缺陷。
打击高频“补丁式”升级
对频繁开展OTA活动的企业重点抽查,确保车辆实际性能与申报参数一致。若OTA涉及重大技术变更,需重新申请产品准入许可。
??? 四、违规后果:从行政处罚到刑事责任
宣传违规:按《广告法》处以广告费5-10倍罚款,情节严重者吊销执照;若虚假宣传引发致死事故,责任人最高可判2年有期徒刑。
缺陷隐瞒:通过OTA规避召回责任的,按《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》强制召回并处罚。
用户行为连带责任:若车企宣传诱导驾驶员脱手脱眼酿成事故,需承担连带赔偿。
?? 五、行业影响与趋势
命名规范化:现有“L2.999”等营销话术将失效,技术宣传回归SAE标准分级(L0-L2均为辅助驾驶)。
技术重心转移:车企需投入资源开发安全冗余系统(如失能靠边停车),而非一味追求功能创新。
用户教育强化:安全提示必须在车机屏、APP及手册显著位置展示,确保消费者理解“人为主、系统为辅。
?? 监管意图解读:新规并非限制技术发展,而是将“人”重新置于驾驶责任中心。政策落地后,消费者购买决策需更关注车企安全合规能力,而非营销噱头。
政策节点:公开征求意见截止至2025-08-14,预计年底正式实施。

更多汽车资讯,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(auto_sina)